-
辛集市召开"双创双服"工作督查汇报会
近日,辛集市召开专题会议向省级督查组汇报"双创双服"工作进展,重点展示了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新创业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会议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相关部门就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汇报,为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会议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省级督查组与辛集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当前经济工作重点展开深入交流。会议指出,要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优化审批流程等措施,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市场监管部门汇报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信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二、重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行政审批部门介绍了"一网通办"改革成果,目前全市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发改部门重点汇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情况,通过建立梯度培育机制,已形成多个特色产业集群。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部分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 三、督查组提出指导意见 督查组充分肯定辛集市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取得的成效,建议下一步要重点加强政策协同效应。具体包括:统筹产业规划与空间布局,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形成跨部门协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特别强调要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四、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其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试点推行承诺制审批;最后是完善督导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会议明确要求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五、建立长效推进机制 副市长在总结时指出,将建立月度调度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重点解决企业反映的共性难题。同时加强典型经验推广,计划组织跨区域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动。 此次会议为辛集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后续将通过专项督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持续跟踪问效,确保"双创双服"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9-09
-
唐山领跑河北外贸增长 民营企业成进出口主力军
在招商引资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河北省外贸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2014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36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9%,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率超五成,唐山以30.8%的增速成为区域发展引擎,钢材出口与能源进口构成双向贸易支柱。 一、外贸总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河北省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3678.9亿元,创历史新高。出口表现尤为亮眼,2194.1亿元的出口额实现14.1%的两位数增长,而进口规模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微降0.1%至1484.8亿元。这一成绩凸显出河北省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下的产业韧性。 二、国际经贸合作呈现新格局 澳大利亚以596.9亿元贸易额蝉联河北省最大贸易伙伴,主要进口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巴西凭借304.9亿元规模跃居第五大合作伙伴,反映南美市场战略地位提升。这种贸易结构表明河北省制造业与资源型国家的互补性持续增强。 三、民营经济激活外贸动能 1943.4亿元的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总量52.8%,14.9%的增速高于整体水平7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活力的释放,得益于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和出口退税等政策红利的持续兑现。 四、区域发展呈现梯度特征 唐山市以1029.4亿元进出口额、30.8%增速领跑全省,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的枢纽效应功不可没。石家庄、沧州等地市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共同构建沿海与内陆联动的开放体系。 五、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钢材出口631.7亿元、增长60.9%的数据,印证了河北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进口端能源资源类商品占比稳定在50%以上,保障了基础工业原料供应安全。 六、政策赋能培育新增长点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带动纺织服装等特色产品出口,装备制造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提升3.2个百分点。这种结构性变化为后续发展积蓄了新势能。 七、开放平台建设提速增效 全省新增3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值增长22%。这些开放载体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推动贸易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当前,河北省正通过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完善国际物流通道等措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外贸数据的稳健增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09-09
-
石家庄高新区汇聚智库力量共谋制造业提质新路径
在河北省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石家庄高新区近日组织专题研讨会,聚焦制造业质量提升核心议题。与会专家结合区域实际,从政策落地、生态构建、企业培育等维度提出系统性建议,为打造京津冀先进制造高地提供智力支撑。 一、强化政策实施效能,构建全周期评估体系 针对制造业扶持政策的执行环节,专家建议建立“部署-落实-反馈”闭环机制。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对现行政策开展中期效果评估,重点核查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与企业获得感。有案例显示,某装备制造企业因精准享受技改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同比提升。此外,建议动态更新产业指导目录,将数字化转型等新兴领域纳入优先支持范畴。 二、优化产业生态,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与会者提出需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三链融合生态。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试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机制;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安居保障,对重点企业实施技术骨干个税返还政策。区域内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国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印证了生态赋能的有效性。 三、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集群 研讨会明确要建立“隐形冠军-独角兽-领航企业”分层培育库。对深耕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提供定向政策辅导与市场对接服务。例如某新材料企业通过聚焦高铁制动部件细分市场,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同时建议设立跨部门协调专班,解决企业扩产中的土地、能耗等瓶颈问题。 四、深化产教融合破解人才结构性矛盾 针对技能型人才缺口,专家倡导推广“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区域内某职业院校与智能制造园区共建的实训基地,已输送复合型技工。此外建议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周末工程师”等方式对接京津智力资源。 五、实施精准招商强化产业链韧性 会议特别强调产业链招商的重要性,提出绘制重点产业“热力图”,建立靶向招商项目库。有实例表明,某新能源园区通过引进关键零部件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项目落地,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此次研讨形成的建议已纳入当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下一步,石家庄高新区将围绕平台搭建、要素保障等环节推出配套措施,持续放大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2025-09-09
-
石家庄高新区聚力人才引进 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高新区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作为推动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的核心抓手。通过政策创新、平台搭建和服务优化,着力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强化顶层设计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石家庄高新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出台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动机制,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千万元资助。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专家公寓和青年人才社区,配套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 二、搭建创新平台 促进产才深度融合 区内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吸引重点实验室分支机构落户。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促进人才项目产业化落地。 三、优化服务机制 提升人才获得感 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提供落户、社保等"一站式"办理。开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完善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保障。定期组织人才座谈会,建立问题反馈直通机制。组建人才发展联盟,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四、深化区域协同 构建开放引才格局 依托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契机,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建立人才合作机制。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人才资质互认、创新成果共享。举办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团队入驻。 当前,石家庄高新区正以创建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目标,通过制度创新和环境优化,持续提升人才集聚效应,为河北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智力支撑。
2025-09-09
-
石家庄高新区以"双创双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持续深化"双创双服"活动,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精准服务等举措,为市场主体营造更优发展环境。石家庄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主阵地,聚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石家庄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开发区推行"标准地+承诺制"审批模式,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建立重点企业包联机制,针对华北制药等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解决用地、融资等实际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减轻企业负担。 二、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21个创新团队,推动抗体药物等23个重大项目落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专家对接敬业增材等企业,在3D打印材料领域取得多项专利突破。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格力电器等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生产线效率提升35%以上。 三、优化要素保障体系 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为冀凯股份等装备制造企业发放高层次人才补贴。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冀中南智能港建成多式联运枢纽,降低物流成本20%。实施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满足亿博基业等企业扩产需求。 四、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线上平台收集并办结问题300余件。开展"政策找企业"专项行动,精准推送惠企政策1.2万次。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为200家企业提供合规经营指导。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促成区内企业协作订单超50亿元。 五、党建引领发展新格局 在重点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联系点,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开展"红色引擎"行动,培育30家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组织企业家研修班,提升战略管理能力,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单项冠军"名单。 通过系统化推进"双创双服"活动,石家庄市已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下阶段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制造等新赛道,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2025-09-09
-
石家庄检验检疫多举措助力食品农产品出口创新高
今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通过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和优化通关服务,推动食品农产品出口实现显著增长。在持续深化示范区建设和品牌培育的同时,当地创新实施电子化监管和分级分类通关模式,为招商引资和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出口规模实现双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石家庄食品农产品出口批次和金额同比增幅均超两位数。其中鲜梨、蔬菜等传统优势产品继续保持稳定输出,深加工农产品占比提升明显。通过建立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出口产品合格率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二、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 石家庄已建成多个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形成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近期召开的专题联席会议,重点研讨了应对国际技术壁垒的解决方案。示范区内企业实施统一农事操作规范,有效控制农药残留等风险指标。 三、"三同"工程推动标准升级 多家企业通过参与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认证,成功进入高端市场供应链。特别是供港生鲜领域,石家庄企业凭借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成为首批公共服务平台供应商,为拓展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四、智慧监管提升通关效率 电子监管系统的全面运行实现了从田间到口岸的全程可追溯。通过大数据分析,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握种植加工各环节动态。分级管理的"五放"模式使优质企业通关时间缩短,物流成本降低。 五、风险监测构建安全屏障 针对动植物疫病和食品安全隐患,石家庄建立了系统的监督抽检机制。定期开展农兽药残留等专项监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过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管相结合,有效防范出口产品质量风险。 当前,石家庄正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对接,持续提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占有率。相关部门表示,将继续优化监管服务,助力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
2025-09-09
-
石家庄举办冀台新媒体交流活动助力两岸融合发展
近日,河北省相关部门在石家庄市举办新媒体主题论坛活动,聚焦两岸媒体融合发展与招商引资合作机遇。活动汇聚两岸媒体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传播技术创新、产业资源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促进冀台经贸文化合作搭建专业化平台。 一、活动以“提升传播效能”为核心议题,设置主题演讲、案例分享等环节。两岸代表就新媒体内容生产、技术应用及受众服务模式创新进行探讨,部分参会机构展示了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实践成果。 二、河北省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致辞中强调,新媒体作为文化交流纽带,对推动两岸产业协同发展具有特殊价值。会上提出将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支持台湾从业者参与河北数字经济建设,共同开发文旅、电商等领域的融媒体产品。 三、台湾参会代表表示,河北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产业的优势与台湾创意经济具有互补性。部分台湾媒体计划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岛内民众推介河北特色产业园区和招商政策,吸引台商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四、配套举办的采风活动组织参访石家庄、保定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台湾媒体通过实地考察,记录河北在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相关成果将通过两岸新媒体平台进行多渠道传播。 此次活动通过经验互鉴与资源整合,为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探索新路径。未来双方将持续优化交流机制,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助力两岸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09-09
-
石家庄聚力工业转型升级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石家庄市将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省会、经济强市”的核心引擎,通过招商引资、精准服务、绿色生产等举措,全力冲刺年度经济目标。 一、强化经济运行调度 锚定全年目标 石家庄市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明确第四季度重点任务。会议指出,尽管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环境约束等挑战,需通过差异化政策补齐短板。相关部门提出“冲刺六十天”行动计划,重点围绕规上企业培育、包联服务机制优化等方向发力。 二、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为夯实工业增长基础,石家庄市将新增规上企业入统作为关键抓手,建立动态监测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一对一”申报指导。同时,依托“双创双服”平台,针对企业融资、用地、技术升级等需求,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在高新区试点“承诺制审批”,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周期缩短。 三、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石家庄市聚焦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建设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促进产学研融合。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部分企业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此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首批智能工厂示范项目投入运营。 四、绿色发展与生产统筹推进 为平衡工业增长与生态保护,石家庄市实施“一企一策”错峰生产方案,对环保绩效评级高的企业减少限产时限。2023年冬季管控期间,通过精准预警和动态调控,重点行业排放量同比下降。循环经济产业园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年减排效果显著。 五、优化营商环境释放活力 石家庄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不见面备案”等便利措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全国先进水平。2023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提升,外资企业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当前,石家庄市正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加速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工业新格局。通过政策协同与市场机制结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025-09-09
-
台湾茶企亮相石家庄茶博会 高山茶香促两岸融合
2017年第五届中国国际(河北)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在石家庄开幕,成为推动茶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本届展会以文化传承与经贸合作为核心,吸引200余家海内外展商参与,其中台湾茶企组团参展成为亮点,通过特色高山茶展示与茶事活动,深化两岸产业互动。 一、国际茶业盛会凸显两岸元素 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8000平方米展区内,集结了江西、广西、贵州等主要产茶区代表,以及斯里兰卡、英国等国际展商。台湾展团携冻顶乌龙、梨山茶等高山茶系列集中亮相,其独特的烘焙工艺与花果香型吸引专业观众驻足品鉴。台湾茶叶主产区位于海拔900米以上山地,昼夜温差与云雾滋养形成茶叶厚实叶片与甘醇口感,符合大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趋势。 二、高山茶特质打开大陆市场 参展台湾企业通过现场冲泡、文化讲解等方式,展示高山茶种植环境与制作技艺。大陆推广人员表示,近年来台湾茶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销量年均增长显著,尤其轻发酵茶类受到年轻群体青睐。河北省茶业协会指出,台湾茶企连续多届参与内地展会,既带动了茶叶品类多元化,也为两岸农产标准对接提供实践样本。 三、茶文化活动深化产业交流 展会配套举办茶文化访谈、制茶技艺展演等活动。台湾业者通过"云端茶韵"主题展区,呈现从茶园管理到茶席美学的完整产业链。大陆采购商反馈,台湾茶包装设计与品牌故事讲述方式,对本土茶企提升产品附加值具有参考价值。两岸从业者就有机种植、电商营销等议题开展专项研讨。 四、经贸合作助推产业升级 河北省将茶博会纳入年度重点经贸活动,通过设立跨境采购对接专区,促成多家大陆经销商与台湾茶企签订代理协议。行业分析显示,台湾茶企依托展会平台逐步建立华北地区分销网络,而大陆资本亦通过技术合作参与台湾茶园改造,形成资源互补。 本届展会通过四天集中展示,不仅强化了石家庄作为北方茶业枢纽的地位,更以茶为媒构建起两岸民间交流常态化机制。后续将依托跨境电商试点等政策,进一步优化台湾茶品进入内地市场的流通渠道。
2025-09-09
-
辛集市举办人才招聘与创业孵化活动助力招商引资
辛集市通过举办大型人才劳动力招聘会暨创业引领活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招商引资与就业创业协同发展。活动聚焦民营企业用工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导向,首次推出创业孵化基地服务,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一、活动背景与总体情况 2016年,辛集市在工人文化宫广场启动首届人才劳动力招聘会,以“促进就业、引领创业”为核心目标。活动涵盖企业招聘、政策宣讲、创业扶持等模块,吸引130余家本地民营企业参与,提供制革、机械制造等40余个领域岗位,现场接待求职者约6000人次。 二、民营企业成为就业主力载体 参会企业以辛集市支柱产业为主,其中制衣、皮革加工等传统行业占比超六成,机械制造、企业管理等新兴领域岗位需求同比增长显著。部分企业通过现场技能演示、岗位体验等方式增强互动,多家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达成初步意向。 三、创业孵化基地首次亮相受关注 辛集市就业局打造的创业孵化基地成为活动亮点,设置独立展区展示创业扶持政策、孵化流程及成功案例。咨询者中超七成为35岁以下青年群体,大学生对电商服务、文化创意等轻资产项目兴趣浓厚。工作人员通过“一对一”辅导解答注册登记、融资贷款等实操问题。 四、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群体 针对未就业毕业生,活动开设专项援助通道,提供职业规划测评、简历优化等服务。同步开展的就业创业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者倾向本地就业,三成考虑自主创业,反映出辛集市青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信心。 五、政策宣传强化政企联动 现场设置10个政策咨询台,发放就业补贴、税收减免等资料2000余份。相关部门解读最新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明确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额度及贴息标准,20余个项目现场登记入驻孵化基地意向。 六、活动成效与后续规划 此次招聘会实现岗位对接率较往年提升12%,创业咨询量创历史新高。辛集市计划每季度举办专题招聘,优化孵化基地路演评审机制,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数据库,持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025-09-09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